搜索

新闻中心
PG电子官网“中国创造”的时代先锋(图)

类别: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4-05-29 00:58:09   浏览:

  PG电子官网“中国创造”的时代先锋(图)编者按6月6日,市委决定PG电子官方网站,在全市开展向曹佰库、马鹏飞和市公安局消防支队启工中队学习的活动。这些先进典型品格高尚,精神崇高,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可歌可敬、可信可学PG电子官方网站。为大力弘扬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沈阳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进步,本报从今天起陆续刊登曹佰库、马鹏飞和启工中队先进事迹的通讯,以飨读者。

  2009年6月6日,在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老厂区两个重装车间里,同时有九台世界级产品——大型盾构机在进行装配,载重150吨吊车,吊起几十吨重的盾体,在空中翻动;几十吨重的刀盘上,上百只刀具齐动……

  在沈重老厂区重装车间的一个办公室里,挂满了盾构机的图纸。北方重工沈重盾构机分公司装配车间主任曹佰库,边看图纸,边发出一个个指令。随着指令,上百名工友把数万个零部件一一装配到一起PG电子官方网站,最后形成一个庞然大物——盾构机。他们装配的盾构机直径最小6.28米,最大达11.28米;最短80米,最长200米;最轻700吨,最重1600吨。这九台盾构机将被运到广州等地铁或地下隧道施工工地,成为“穿江越海”的主力军。

  2005年,曹佰库和他的团队开始接受盾构机装配任务。三个月后,两台盾构机成为武汉长江过江隧道工程的掘进主力,开启了国产盾构机“穿江越海”的新时代。2007年,曹佰库团队创造出27天装配一台大型盾构机的世界纪录;2008年,曹佰库团队全年装配15台大型盾构机,年装配速度走在世界的前列。

  不到五年时间,从零开始的曹佰库团队,迅速掌握了世界一流的盾构机装配技术,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伟大跨越!

  1959年,曹佰库出生在沈阳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上世纪70年代沈阳市劳动模范。崇尚技术的父母为他讲的人生第一课是,学技术是最重要的。

  1981年,曹佰库拿着三个嘉奖令从部队复员回到沈阳。在确定职业时,曹佰库毫不犹豫选择了到沈重当工人。与曹佰库有同样经历的还有后来成为团队骨干的王沈明、曹凤春等复员军人。

  迈进沈重大门,给曹佰库印象最深的是企业的技术尖子:刀具大王金福常、造型大王陈富文、工艺大王窦立和、冶炼大王杨洪吉……在重工业城市沈阳,当时机加工人的社会地位很高。如其所愿,曹佰库进入当时在沈重最大的车间——金工一车间,成为一名装配钳工。与刚进厂的年轻人一样,曹佰库从学徒开始。但是与别的徒工不一样的是,他并不满足跟着师傅照葫芦画瓢,而是带着极大的兴趣去探求——向老师傅偷艺、向同事请教,在车间里埋头琢磨操作方法和技巧,还经常去工厂图书室学习看图纸。工作中,每接到一个活,他首先吃透图纸,在图纸上分析从哪儿下手;活干完之后,再拿着图纸对照加工的部件,最后总结经验、教训。后来,他还主动帮助工友分担一部分活,再和工友一起拿图纸对照,最后发展到全班工友的活他都要对照图纸过一遍,寻找最佳装配点。

  学习刻苦,兴趣浓厚,这让年轻的曹佰库进步神速。很快,曹佰库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特点:干同样活,他的效率往往是别人的两三倍。长时间历练,曹佰库练就了一身真本事:看到一张图纸,他脑海里会呈现出一个立体的部件,看出其中的构造脉络。更神的是,他能与产品“对话”,知道其“脾气秉性”,并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出整个产品的最佳组合点。有了图纸,他可把堆放一起的上千个零部件条理化,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每接到一个新产品生产任务,他都能依据经验把遇到的新问题迅速解决,其反应速度让工友们赞叹。曹佰库的原车间主任李建明评价曹佰库:“曹佰库是解决问题的高手,他对机器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天赋。”

  接到盾构机装配任务后,他仅用10天时间就看了1000多张图纸,并把上万个零部件彼此的关系理清。同样工作量,别人得用半年时间。